空間粉塵儀,顧名思義,主要用于實時監測和記錄特定空間內的粉塵濃度。它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領域,如生產車間、隧道、施工工地、倉庫、煤礦、堆料場等產生粉塵的作業環境,以及煉鋼、發電、石油、化工、醫藥、建材加工等行業。通過監測粉塵濃度,可以確保工作環境的空氣質量,預防職業病,并符合環保法規要求。
空間粉塵儀的工作原理通常基于電荷感應原理或光學測量原理。以電荷感應原理為例,當塵埃粒子流經儀器的探針周圍時,會產生電荷感應,從而確認塵埃粒子的在線排放量或排放濃度。這種原理的測量技術穩定可靠,特別適合連續排放記錄和數據累積。
空間粉塵儀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常見問題。以下是典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一、顯示屏無顯示或儀器無法開機
可能原因:
電池電量耗盡。
電源適配器故障或接觸不良。
電池接觸不良或損壞。
儀器內部電路故障。
解決方法:
充電或更換電池:連接充電器或更換新電池后嘗試開機。
檢查電源線:確認電源適配器工作正常,接口插緊。
清潔電池觸點:用干布擦拭電池倉觸點,確保接觸良好。
聯系售后:若以上無效,可能是內部故障,需返廠維修。
二、測量數據異常(過高、過低或跳動劇烈)
可能原因:
傳感器進氣口被灰塵、纖維或異物堵塞。
傳感器污染(如油霧、水汽、化學蒸汽附著)。
儀器未預熱或校準不當。
環境因素干擾(強風、高濕、溫度驟變)。
零點漂移或需要校準。
解決方法:
清潔進氣口:用干凈的軟毛刷或壓縮空氣輕輕清理進氣口和采樣通道,切勿用硬物捅刺。
重新校準:在潔凈空氣環境中(如通入過濾后的空氣或使用標準氣),執行零點校準或滿度校準。
預熱儀器:開機后等待3-5分鐘,待傳感器穩定后再讀數。
避免惡劣環境:不在高濕度(>90%RH)、高溫、強氣流或存在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使用。
恢復出廠設置:若懷疑參數錯亂,可嘗試恢復出廠設置后重新校準。
三、讀數長時間不變或響應遲鈍
可能原因:
采樣泵故障或吸力不足。
氣路堵塞或漏氣。
傳感器老化或失效。
儀器處于“保持”或“最大值鎖定”模式。
解決方法:
檢查采樣泵:聽是否有泵運轉聲音,感覺進氣口氣流是否正常。若無聲或氣流弱,需維修或更換。
檢查氣路:查看軟管、濾膜座等是否有破損、扭曲或堵塞。
檢查工作模式:確認儀器未處于數據保持狀態,切換回實時測量模式。
專業檢測:若泵和氣路正常,可能是傳感器問題,需送檢。
四、報警功能失效
可能原因:
報警閾值設置錯誤或關閉。
蜂鳴器或指示燈故障。
報警條件未滿足但誤報(靈敏度過高)。
解決方法:
檢查設置:進入菜單確認報警閾值(如PM2.5>75μg/m³)是否正確設置,報警功能是否開啟。
測試報警:在高濃度環境下測試報警是否觸發。
硬件檢查:若設置正確但不報警,可能是蜂鳴器或電路故障,需維修。
五、單位顯示錯誤或參數缺失
可能原因:
軟件或固件故障。
傳感器模塊通信中斷。
用戶誤操作導致設置混亂。
解決方法:
重啟儀器:關機再開機,看是否恢復正常。
恢復出廠設置:通過菜單操作重置所有參數。
升級固件:查看廠家是否有新版本固件可供升級。
檢查連接:對于分體式儀器,檢查傳感器與主機連接是否牢固。
六、電池續航時間明顯縮短
可能原因:
電池老化(尤其鎳氫或鋰電池)。
背光常開或屏幕亮度設置過高。
連續高頻率采樣或報警頻繁觸發。
低溫環境使用。
解決方法:
更換電池:使用原廠或高質量電池。
優化設置:調低屏幕亮度,關閉不必要的背光和報警音。
合理使用:避免長時間連續工作,間歇性測量。
避免低溫:盡量在常溫下使用。
七、數據存儲或傳輸失敗
可能原因:
存儲卡損壞或未正確插入。
USB/藍牙連接故障。
配套軟件不兼容或未安裝驅動。
數據已滿未清空。
解決方法:
檢查存儲卡:重新插拔或更換存儲卡。
檢查連接:確保USB線完好,藍牙配對成功。
安裝驅動/軟件:從下載最新版管理軟件和驅動程序。
清理數據:定期導出并刪除儀器內舊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