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對中國制造業發展作用深遠,意義重大
在當今世界形勢下,強大的制造業已成為了國家整體實力的基石,《中國制造2025》奠定了中國的制造強國戰略,要發展先進的制造業,智能制造無疑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點。那么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智能制造將發揮什么樣的重要作用呢?
在當今世界形勢下,強大的制造業已成為了國家整體實力的基石,《中國制造2025》奠定了中國的制造強國戰略,要發展先進的制造業,智能制造無疑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點。那么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智能制造將發揮什么樣的重要作用呢?在小編看來,智能制造對中國的制造業的發展,將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對現有的制造業的提升,包括縮短開發周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采用虛擬制造技術可以在產品設計階段就模擬出該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從而更有效,更經濟、更靈活的組織生產,實現了產品開發周期最短,產品成本最低,產品質量最優,生產效率最高的保證。
第二方面智能制造將會推動制造業發展出全新的制造模式,包括柔性制造、生物制造、綠色制造、分形制造等。柔性制造追求的是定制化,這種以消費者為導向的,以需定產的方式對立的是傳統大規模量產的生產模式。在柔性制造中,考驗的是生產線和供應鏈的反應速度。比如目前在電子商務領域興起的“C2B”“C2P2B”等模式體現的正是柔性制造的精髓所在。
第三個通過智能制造的推進,將會有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設備、冶金智能成套設備、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智能化食品制造生產線、智能化紡織成套裝備、智能化印刷裝備等一大批智能制造裝備形成產業,加快這些產業的發展,加速普及市場應用,就能夠形成一個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基于以上的考慮,中國把智能制造選為未來十年由大變強的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鞏固中國低成本優勢
眾所周知,中國制造在過去三十年時間,成功的實現了工業化發展,并再次推動中國制造的產值成為了全球第一位(2010年),但是,西方發達工業國家已經意識到中國制造帶來的挑戰,并逐步開始推行再工業化,這迫使中國制造再次進行轉型升級。
然而,缺少了人口紅利的中國制造轉型升級面臨了較大的挑戰,一方面制造業成本指數(按照BCG研究報告)已經接近美國,相比之下已經沒有多大優勢,另外一方面,中國制造的過度投資和競爭,已經導致產能過剩,在全球貿易再平衡的大背景下,對中國制造極其不利。
但是,中國制造所面臨新一輪工業革命,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有可能給真正有能力創新的企業帶來重塑中國制造產業的機會。大家從諸如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者逐漸增加等跡象都可以看出,中國企業正處在一個把握大變革的時代。